这次西征对拔都来说是人生的一个巅峰。在长达七年的征战生涯中,他率领蒙古大军横扫东欧,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当时欧洲各国只要听闻拔都率军逼近,无不感到惊恐万分。
1241年冬,窝阔台病逝。消息传到前线后,拔都下令全军班师回朝,“长子西征”行动宣告结束。在此后一段时间内,蒙古帝国内部经历了一次错综复杂的权力交替,最终窝阔台的长子贵由登上了帝国大汗的宝座。不过,贵由并非窝阔台指定的汗位继承人,因此这也为几年后又一次汗位之争埋下了隐患。
拔都和贵由虽然是堂兄弟,但两人在“长子西征”时因个人矛盾而彻底闹掰了。贵由在争夺汗位的过程中,拔都也是想方设法地阻挠。贵由称汗后,对这位远在金帐汗国的堂兄极为不满,无时无刻不想除之而后快。
1247年秋,贵由以西巡为幌子率领精锐部队进入准格尔地区,打算对拔都展开突袭。然而,这场险些导致蒙古帝国分裂的大战却因为贵由的突然离世而宣告终止。
贵由离世后,帝国大汗之位再度悬空。按当时蒙古人的传位制度,成吉思汗嫡系子孙在理论上都有成为大汗的资格,这就给一些有野心的蒙古宗王带来了机会。拔都当时身为宗王之长,又在“长子西征”中建功无数。其名望地位在蒙古诸宗王中算得上是首屈一指。因此,有人建议由拔都继承汗位。可是,拔都却以自己能力不足为由,拒绝了汗位提名,并旗帜鲜明地支持托雷(成吉思汗四子)的长子蒙哥继承汗位。
在拔都的坚定支持下,蒙哥最终击败了所有竞争对手,成功登上了大汗宝座。那么问题来了,拔都自己为什么不争大汗之位呢?其实拔都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有几个方面决定。
首先是拔都的父亲术赤血统存疑。在成吉思汗创业之初,他的妻子孛儿帖曾被仇家蔑儿乞部掳走了近九个月时间,后来孛儿帖被成吉思汗救回后不久就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术赤,因此关于术赤本人到底是成吉思汗的儿子还是隔壁蔑儿乞人的儿子一直是个无解之谜。术赤当年在成吉思汗四个嫡子中争夺汗位失败,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拔都作为术赤的儿子,虽然在蒙古人中地位尊崇,但他的身份也存在说不清道不明的劣势。
其次是在成吉思汗四个嫡子家族中,术赤系的实力不足。成吉思汗晚年给四个嫡子分配了自己的“财产”,其中第四子托雷分到了成吉思汗手中的大部分蒙古军(纯蒙古人组成的军队),这支军队成为了蒙哥在争夺汗位时的最大资本。相比之下,拔都在这方面的实力就要逊色很多。汗位之争历来都是你死我活的较量,背后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军队做保障,结局往往不太乐观。
此外,拔都从进入中年开始,健康状况就一直不理想,这也令他对汗位之争不抱有太大的兴趣。
所以,拔都与其为了难以到手的汗位而与堂兄弟们争个鱼死网破,还不如坚定支持蒙哥登基称汗。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拔都的选择无比正确。
蒙哥在成为大汗后,立即对于其竞争对手窝阔台家族和察合台家族展开残酷无情地扫荡,两个家族的大批宗王以及他们的支持者被处死。拔都因定策之功,得到了蒙哥的特殊尊敬,拔都所创建的金帐汗国不仅在蒙古四大汗国中拥有最辽阔的疆域,而且在金帐汗国的势力范围内,蒙哥给予了拔都跟自己几乎同等的地位,其他汗国的宗王则是明确要求无条件服从大汗的意志。由此可见,在很多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确实是更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史集》、《元史》、《新元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