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不讳 | 救赎者,ByuN

直言不讳 | 救赎者,ByuN

在无数的回顾中,大家都提及到了同一幕:当比分定格在3:1,ByuN领先时,sOs的房间里充斥着激烈的交谈,这些声音来自于他的队友:以战术著称的脑虫Rogue和世界上最顶尖的人族Maru,当然还有Jinair的总教练。

ByuN只是坐在自己的对战房内,不时地蜷起身子。这是他回归星际争霸2职业战场后的标准动作。

在此之前,因为2011年的一场闹剧,ByuN消失了长达两年的时间。著名解说Artosis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在ByuN消失的那几年里,我只听说过他被焦虑症困扰,当我听说后我觉得假如他要退役那也很正常,毕竟对于职业选手来说,这是经常发生的事。但是,或许我们当时都猜错了。”

ByuN消失的两年并没有浪费,刻苦的训练帮助他在虚空一回归就成为极具竞争力的选手

2015年,ByuN重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快节奏、多线空投,ByuN展现出了不同于同期人族选手的华丽打法,但更多人发现,他对于比赛细节的把控仍有待提高,和当时的顶级选手们相比,他仍然有看得见的差距。

如果不是2016年GSL上的暂停,如果不是后续韩媒的爆料,相信没有人知道ByuN每天长达10个小时甚至更久的训练时间。

技术上的问题可以通过大量的训练解决,但心理问题却成了ByuN职业道路上最大的阻碍。“星际2的选手,朋友,粉丝们都说我线上打的很好,我自己也觉得打的很好,但是我每次打线下赛都失败了,实际上是我太紧张了,我甚至尝试过药物但没有任何改善,但真正让我停滞下来的,是我对自己的技术不再有信心了。”

没人知道当ByuN通过海选,重新坐在GSL的赛场上时,他承担着多大的心理压力。在镜头看来,他身体拘束,动作生硬,甚至笑容看上去都有些勉强。在比赛的间歇,当摄像机拍到他时,他不是双手支在桌面上,捂着嘴喘气,就是蜷起身子,看上去像一只绷到极限的弓。

短暂的暂停后,第五局比赛开始。这一次,ByuN没有重蹈两个月前的覆辙。赢得比赛胜利的他猛地向后靠去,曾经蜷起的身子完全舒展开。他扔掉耳机,双手紧紧握拳,暴起的青筋间,右手手腕上的肉茧清晰可见。

Artosis把ByuN这次夺冠评价为:“可能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但我相信对于更多的人而言,ByuN本身的故事即代表了一种缩影。也许2011年他和COCO选手之间并不是一次闹剧,毕竟哪个选手不想登上更高的舞台;随后的几年里,他也承担了自己失格的行为带来的代价——抑郁症也好,线下恐惧症也好。

他犯过错误,也付出了代价。但有冠军潜质的人,永远不会被消极情绪控制。

当我们讨论ByuN时,对他最正确的评价,不应该是竞技层面的“Ghostking”和复出后的两个顶级冠军,也不应该是在ESPN的评选中击败Faker获得的“年度最佳电竞选手”的头衔。

他最大的胜利恰恰是,在人生的一小段时光里,借由电子竞技完成了自我救赎。

我想起心脏科医师的乔治·西恩讲过的一句话:“开始,我们很难理解对于一个跑者来说,跑步不是为了去击败其他对手。可到最后我们学到,你所要击败的其实是你内心让你放弃跑步的那个小小的声音。”

可能ByuN击败的,也是他内心里,那个小小的声音吧。

也许是主办方的特意安排,在昨晚的谢幕战上,ByuN和老对手Dark再次献上了一场精彩的BO11。比赛开始前,解说孙一峰说:“最好ByuN输了,这样他就可以安心去(服兵役)了。”

结果,久未露面的ByuN最终以8:3的比分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位看上去仍有些腼腆的指挥官、这位星际争霸2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战队的单人项目冠军、这位独行者,最终还是和自己的士兵们一起赢得了最后的战役。

他也把那些操作、那些蜷起身子的紧张、那些夺冠后羞涩的笑容和每一个关心他的观众的记忆一起留下了,留在了戛然停止又奔流向前的时间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