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各地传真

党的扶持政策好 水库移民奔康忙 ——潍坊市潍城区张风潮村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 2017-09-05   信息来源: 潍坊市水利移民办

   站在潍坊白浪河大坝上南眺,见一辆辆私家车下了大坝,扎堆进了华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草莓基地,扈炳兴感慨不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了,休闲观光的城里人接踵而来。好的扶持政策温暖了库区移民的心窝子,村民们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为啥?日子有盼头,自然甩开膀子干!

  扈炳兴是潍坊市潍城区军埠口综合项目区张风潮村的村支书。张风潮村处在白浪河畔,是库区移民村,因为白浪河水库扩建,村民先后两度搬迁。淳朴的张风潮人凭着一股困难面前不低头的韧劲儿,艰苦创业重建家园。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开拓思路,一穷二白的张风潮村走上了致富路,成了远近闻名的省级美丽宜居村庄。

  一亩三分地有了新种法

  白浪河是潍坊的母亲河,横穿广袤富庶的昌潍大平原。人类祖祖辈辈逐水而居,依水而生。元末,有张姓族人迁至白浪河中游河北岸定居,此地便成了当地人口中的“河北”。清代名士张风潮迁来落户,后人即改以人取村名。1960年,白浪河水库扩建,张风潮全村肩挑手提,举家搬迁,离别故园,迁至吉林省长白县。及至1964年,绝大多数移民陆续返乡,在村子旧址重建家园。1986年,白浪河水库加固扩容。水进人退,根据安排,张风潮村又整体西迁至现址。

  两度搬迁,背后是张风潮人的舍小家为大家。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则是政府对张风潮人的承诺。

  土地是财富之源,张风潮人的希望在土地上孕育、成长、收获。过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移民们对土地的感情炙热而特殊。张风潮村160户560人,其中移民506人。全村有耕地近400亩,人均0.7亩。地少就无缘农业现代化?张风潮村支两委觉得,得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搞集约化农业,提高单位土地生产率。那么谁来种地?如何种地?这个难题不破解,移民们土里刨食,饿倒是饿不着,但富起来难。张风潮村支两委经过考察,确定“稳定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的思路,通过土地流转加速土地集聚,引进龙头企业发展高效农业,让移民和经营主体实现互利双赢。

  事实上,移民心中也装着一本明白账。一亩地,要是种小麦、玉米,辛苦一年收入也就八九百元。所以当2012年,村里引进龙头企业华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时,许多人报名流转土地。部分年龄大的移民特别支持,因为“地撂荒怪可惜,这下好了,不用下地还有租金拿”。

  当初听到消息,移民张洪莲犹豫了半晌,还是跑去签了合同。“村干部给讲清楚了,这样的好事,俺干嘛不愿意?一亩地一年租金就是1200元,俺啥都不用管,企业直接付钱到俺手里。”全村共计300亩地由村里组织,一起流转到华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华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有机果蔬企业,主要从事有机草莓种植。作为一家龙头企业,它带来了资金、技术,打破了移民土地生产经营的传统认识。一亩三分地儿由此种出了新花样。华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有机草莓捧回来了第十二届中国(辽宁·东港)草莓文化旅游节暨中国精品草莓擂台赛金奖;公司的草莓春节前后卖到68元/斤还供不应求,产品除了潍坊本地,还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这都让跟土地打了半辈子的移民开了眼界。

  龙头企业的到来,还给移民带来了就业机会。张洪莲除了每年坐收地租,还到华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了工。她说:“地租出去了,在家闲着不如干点活,一天怎么也能挣八九十块钱。”龙头企业的到来,让张洪莲等20多名移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到了旺季,公司还会额外再招些人手,解决了村里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很多年富力壮的移民则选择外出打工,收入显著增长。扈炳兴说,转变土地经营思路,以集约化经营增加土地收入,鼓励引导移民按照自愿、公平、依法、有偿的原则流转土地,实实在在鼓了移民的腰包。

  后扶甘霖浇出美丽移民村

  工作之余,扈炳兴喜欢在村里转转。出了村委,一眼就能看见文化广场。一早一晚,张风潮村的男女老少喜欢在这里活动活动筋骨。扈炳兴会停下来,跟大伙儿聊上几句。抚今忆昔,移民们由衷地高兴。“党和政府对咱移民真是好。没有国家水库移民后扶政策资金的扶持,哪有咱张风潮人的好生活?”扈炳兴说。

  9年前,张风潮村利用8万元中央大中型水库移民扶持资金新打机井3眼,埋低压管道1300米,埋设地下电缆480米。项目投入使用后,解渴之水流到了田间地头,浇地省劲还节约了水源,并促进了农业增效、移民增收。2012年以来,张风潮村通过实施水库移民扶持项目,完成长1656米、宽3米的交通道路硬化;埋设排水管道2911米,修建雨污进水口16个、检查井154个。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的不只是移民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难题,还实实在在带来了红利——人车畅通,华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张风潮村。之后,冬暖式大棚项目、光伏发电项目等又陆续上马。一条条“致富路”在后扶甘霖的滋润下,悄然成长。

  2015年,省财政厅、水利厅联合发文,在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开展“美丽移民村”建设试点工作,张风潮村名列其中。移民干部深入移民中,听民意集民智。项目突出特色,张风潮全面实现了“四通五化”(通水、通电、通路、通宽带网,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张风潮村华丽转身,凭着美丽、生态、宜居让人眼前一亮。谁能想到这个临水而居的美丽村落,脏乱破旧的旧模样?

  生态人文孕育乡村游蓝图

  白水、绿树、村舍、田园、土陶……在张风潮村和谐成画。漫步期间,闻着清新的泥土味,心绪整个舒展开来。生态与人文融合后的美丽乡村,透出巨大张力。

  东张路自白浪河大坝向南至张风潮村,绿野如绣。军埠口综合项目区一条休闲农业加生态旅游线呼之欲出,华晨农业科技草莓基地、张风潮村成为重要节点。

  扈炳兴带着来访者走进张风潮村土陶馆,对着“一”字排开的土陶,打开了话匣子:“这些土陶都是村里的移民做的。有一定年纪的人都有这手艺,我也会。张风潮村周边出土过大量龙山文化古陶器。”

  龙山文化因1928年发现于章丘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600—400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迄今山东已发现龙山文化遗址千余处。张风潮村支两委去济南博物馆考察,鸟喙足黑陶鼎、橙黄陶鬶、直流陶禾……一件件标注为“1960年在军埠口综合项目区(原红星公社)出土”的文物让他们心中一震。这些珍贵文物给他们打开了思路。

  现在张风潮村会做土陶的年轻人凤毛麟角。不过村支两委觉得,河泥还在,不能让文明肇始的重要遗存在张风潮村断了延续。唤醒沉睡4000多年的土陶文化,让它在张风潮村传承下去,并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和了解土陶。生态与人文融合的美丽移民村蓝图,沉淀着张风潮人的文化认知,让乡村旅游变得更有辨识度。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好的扶持政策还在改变着的张风潮村的现在和将来。一滴水里观沧海。其实,张风潮村只是移民后期扶持和水利部门扶贫的一个缩影。和张风潮人一样,全省190万移民正走在一条充满希望的路上。